Visual Studio Code是一款免費的,針對于編寫現(xiàn)代 Web 和云應(yīng)用的跨平臺編輯器,該編輯器功能強大,不僅支持JavaScript,TypeScript和Node.js,并為其他語言(如C ++,C#,Python,PHP,Go)和運行時(如.NET和Unity)提供了豐富的擴展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可以為程序設(shè)計人員提供更好的編輯環(huán)境!
VSCode軟件特色
1、外觀:典型的VS風(fēng)格的UI,支持light和dark兩種theme切換。旁邊按鈕分別是新建、搜索、git和調(diào)試。不過功能布局情況,完全類似Atom。
2、性能:
MacBook Air上將近300萬行代碼的文件,打開需要5、6秒,瀏覽無卡頓,無崩潰現(xiàn)象,繼續(xù)coding也不卡頓,Go to Line也不卡頓,粘貼代碼會卡頓、問題不大。Sublime3的最新版連打開這個文件,都要將近2分鐘,根本不比了。
3、主命令框
最重要的功能就是F1或Ctrl+Shift+P打開的命令面板了,在這個命令框里可以執(zhí)行VSCode的任何一條命令,可以查看每條命令對應(yīng)的快捷鍵,甚至可以關(guān)閉這個編輯器。
按一下Backspace會進入到Ctrl+P模式里
4、Ctrl+P 模式
在Ctrl+P下輸入>又可以回到主命令框 Ctrl+Shift+P模式。
在Ctrl+P窗口下還可以
直接輸入文件名,快速打開文件
? 列出當(dāng)前可執(zhí)行的動作
! 顯示Errors或Warnings,也可以Ctrl+Shift+M
: 跳轉(zhuǎn)到行數(shù),也可以Ctrl+G直接進入
@ 跳轉(zhuǎn)到symbol(搜索變量或者函數(shù)),也可以Ctrl+Shift+O直接進入
@:根據(jù)分類跳轉(zhuǎn)symbol,查找屬性或函數(shù),也可以Ctrl+Shift+O后輸入:進入
# 根據(jù)名字查找symbol,也可以Ctrl+T
5、無插件化的代碼diff
非常強大的一個功能,目前發(fā)現(xiàn)兩個方式可以啟動diff功能。
第一種是在左側(cè),右鍵文件select to compare,然后再右鍵一個文件Compare with 'xx',就可以出現(xiàn)diff。第二種是git的模式下,點擊右上角的switch to changes file,就可以啟動diff。
6、代碼補全支持Angular標簽、支持函數(shù)說明提示
JS的代碼補全功能太強大,每個函數(shù)屬性都有說明,并且支持Node補全。
7、強大的插件功能
新版本的vscode 64位帶有多種實用插件,用戶可以自行下載安裝。
使用教程
1. 外觀:
典型的vs風(fēng)格的ui,支持light和dark兩種theme切換。旁邊按鈕分別是新建、搜索、git和調(diào)試。不過功能布局情況,完全類似Atom。
2. 性能:
mac air上將近300萬行代碼的文件,打開需要5、6秒,瀏覽無卡頓,無崩潰現(xiàn)象,繼續(xù)coding也不卡頓,go to line也不卡頓,粘貼代碼會卡頓、問題不大。sublime3的最新版連打開這個文件,都要將近2分鐘,根本不比了。
3. 用戶體驗細節(jié)
這個我一點一點來說
(1) 可以直接點擊gui按鈕或者右鍵進行新建file、folder這樣的操作。(以前的sublime這方面比較差)
(2) 直接分離tab和關(guān)閉tab
左邊的按鈕可以直接split窗口。。比Sublime方便多了。右邊的x可以直接關(guān)閉標簽。
然后左側(cè)還可以看到一個大的藍色按鈕,可以直接Open Folder,也比較爽。。這里也就直接暗示了以Folder為項目,不然很多新手弄不清楚打開文件、打開Folder什么的。
(3) 無插件化的代碼diff
非常強大的一個功能,目前發(fā)現(xiàn)兩個方式可以啟動diff功能。
第一種是在左側(cè),右鍵文件select to compare,然后再右鍵一個文件compare with 'xx',就可以出現(xiàn)diff。第二種是git的模式下,點擊右上角的switch to changes file,就可以啟動diff。
然后左上角點擊...按鈕,會出現(xiàn)
然后點擊switch to Inline View,可以并到一個tab diff。
(4) 代碼補全支持angular標簽、支持函數(shù)說明提示
然后簡單試了一下html和js的代碼補全(c#試了貌似沒有補全,具體的再看)
html的補全算不錯的,還支持angular的標簽補全。
js的代碼補全太帥了,直接看圖吧,每個函數(shù)屬性都有說明。支持node補全。。
(5) 自動提示覆蓋配置文件&懸浮提示
這種編輯器,自己改配置文件也是很常見的。目前,不支持對不同語言進行獨立配置,都是集成在一個配置文件里面;不過支持對不同項目有不同的配置文件,支持快捷鍵配置。
配置的時候有兩點很nice:
1. 會自動打開default settings和user settings,提示讓你在右側(cè)修改覆蓋自己的配置文件。這個對新手很友好、也很方便。
2. 另外鼠標放到配置文件(json格式)的key上,會自動懸浮提示。
(6) 語法錯誤提示&格式化代碼&無插件化的代碼debug
內(nèi)置了語法錯誤提示,很方便。
右鍵代碼區(qū)域支持自動格式化代碼,挺不錯的。
編輯器還帶了原生的debug功能。
目前來看,配置文件主要是前端開發(fā)方面的配置,debug支持node和mono(.net)。
開啟debug功能,必須要mono3.0安裝好,我光調(diào)試node也要安裝,不清楚為什么。
點擊左側(cè)的debug按鈕,會自動在目錄下生成debug的配置文件!
按照自己所需修改好,然后左側(cè)選擇要debug的配置,然后就跑起來了。
(7) 支持簡單的多行選擇
在單詞上右鍵change all occurrences,然后就可以選擇多行了。
-現(xiàn)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不支持大家最關(guān)心的插件化,但是這只是剛開始,只是第一版,插件化對微軟來說也應(yīng)該只是分分鐘。而且第一版放出來就支持插件化意義也不大,因為開發(fā)者們也都不知道微軟要做這個東西,第一版放出來也沒啥插件。我要是微軟,第一版也不放,后續(xù)版本趕緊加進來就好,只要用戶多,都不是事兒。而且右下角直接有一個笑臉可以拿來反饋信息,所以大家有什么想反饋的,直接點那個按鈕。
-綜上,說完了一些吸引人的feature,放上我個人對其的初步評價,一個預(yù)期。
-首先,免費開放肯定是非常好的消息,sublime畢竟是收費的,sublime 3連無限期免費試用都不行了。
-其次,插件化、語言獨立配置要趕緊加到日程里面,搞出來,這才是大炮。不過,以微軟的水平,這個應(yīng)該完全不是問題,而且官方文檔里面也已經(jīng)說了,這個是在日程上的事情。
-再其次,用戶體驗的細節(jié)上,微軟肯定是完爆sublime的,見上文。
-最后,對前端開發(fā)、node、c#比較友好。以前搞前端開發(fā)的,特別是mac和linux的開發(fā)者,應(yīng)該會比較傾向于這個了,估計很多都會把常用編輯器從sublime換到這個了。c#開發(fā)者的話,應(yīng)該還是在windows上的開發(fā)者才會用的多,對他們而言,當(dāng)做一個快速的編輯器不錯,比vs本身打開方便多了。
其他語言方向的,如果之前用sublime的,可能會比較多轉(zhuǎn)到這個。如果這款編輯器微軟真的比較重視的來發(fā)展、推廣,支持插件化、語言獨立配置之后,應(yīng)該喜歡用sublime來開發(fā)python、ruby、go等等那批開發(fā)者都會切換到vscode。